找到苗木行业新打法,绍兴柯桥棠棣村——小村种出花样年华-今日热讯

来源:杭州网 时间:2023-07-04 22:34:39

6月,苗木销售的淡季到了。照理说,以花木为业的绍兴市柯桥区棠棣村应该要冷清一阵子了。但事实上,村民们似乎并没有得闲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近日,我来到棠棣村,当了一回花木销售助手。大清早,小徐园艺有限公司的百亩苗木园前,一辆运输货车已在等候。对花木品类不甚了解的我,一边“偷师”问着各种苗木的名字,一边协助公司负责人徐建华将上百株香樟苗、桂花苗装上大货车。

“做了20多年的花木生意,客户已经遍布全国各地。我们村里的花木老板们,一年四季都有忙头。”走在从苗木园回家的村道上,看着路两旁绿树成荫、别墅林立,从小生活在此的徐建华突然感触良多,他指着自家的房子对我说:“20多年前被村里公认的‘穷人家’,竟然靠着做老本行生意翻了身。小平房变成了大别墅,收入翻了20倍都不止,这样的生活,放在过去根本不敢想。”

徐建华感慨,村还是这个村,行业还是这个行业。怎么过去的这20年里,好像什么都没变,又好像什么都变了。

棠棣村没变。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刘建明觉得,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,村民们因地制宜,始终以花木为业,一直是一条没走错的路。

棠棣村又变了。从颜值到效益到名气,这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如今,获得过“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”“全国生态文化村”“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”等几十项荣誉的棠棣村,早已从那个环境脏乱的落后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“网红村”。

棠棣村因何发生转变?刘建明认为,2003年,是一个标志性时间点。这一年,浙江启动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,彼时还“名不见经传”的棠棣村被列入“千村”之一。但那时的村子,面对“示范”二字,压力明显大过喜悦。

回到20年前的棠棣,大多数村民也在种花,但是村里并不美。柴堆、草堆到处都是,800多个露天粪坑使得村里到处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。想要改变村貌,一场彻底的环境整治革命逐步开展。“这些地方,以前可是脏乱差的典型,但现在却经常能引来游客驻足拍照。”观光车停在几户村民家的院子前,刘建明下了车,指着几个用花卉装点得格外精致的庭院角落,笑着对我说。

环境提升了,想要富起来的念头,在村民中间变得越发强烈。刘建明上任之初,村里还有负债。村民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靠着种植以兰为主的花卉养家。但很多都是小打小闹,勉强度日。

85后棠棣村村民刘峰对此深有感触。他向我们描述儿时的场景。“我从小看着父母在自家不大的花圃里种植花木,那时候家门口路窄又泥泞,进出很不方便。”刘峰说,以前,父亲想要把花木卖出去,需要扛着茶梅、桂花苗早早出门,然后坐火车去外地找市场,带回来的收益也不多。“这么辛苦还赚不到钱,我以后可不干这一行。”年幼的他暗下决心。

但后来,在外创业的刘峰发现,村里发展花木产业有了一套新打法。为了解决花木品种不佳、市场局限等问题,早前对花木市场有着一定研究的村书记刘建明,开始带着村干部、村民代表到上海、北京、广州等地的不少花木市场调研。没出过远门的村民们跟着村里的指导思路走,从进苗到培育到销售,每一步都稳扎稳打,慢慢也拥有了自己的客户群。

再后来,想把产业再做大一些的棠棣村民们,在村干部的带头指挥下,开起公司、打造基地。村里根据村民们的实际情况,探索出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花木专业村发展模式,让产业发展更成体系。

棠棣村的花木逐渐打出了自己的市场,刘峰在十年前“食言”回到家乡,开始做起以盆栽零售和庭院设计为主的花木生意。靠着年轻人的拼劲和创意,他从零学起打响了自己的品牌,年收入也在十年间有了近十倍的增长。

如今,在这个有近500户村民的村子里,95%以上非粮食功能区的土地都种植着花卉苗木,95%以上有劳动能力的人都从事着花木生产与经营工作。棠棣村人均年收入已超12万元。“村里还做起研学游,截至目前已接待了10万名以上的中小学生前来学习打卡。每逢节假日,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。”刘建明笑着说。

关键词:

  
  • 未满19岁的人贩子惊呆网友 拐卖团体年轻化值得社会深思

    未满19岁的人贩子惊呆网友 拐卖团体年轻化值得社会深思
  • 315曝光现榨果汁引发关注 食品行业卫生漏洞还须及时补上

    315曝光现榨果汁引发关注 食品行业卫生漏洞还须及时补上
  • 达达去年增收不增利受关注 净亏损额为24.711亿

    达达去年增收不增利受关注 净亏损额为24.711亿